变成“四不像”。 我就想问问何大明星,粉丝能给你贡献票房,能给你贡献演技不?能给你贡献大奖不?凭着一个角色毁掉一部电影,你能负责不?@何子殊V@何子殊V@何子殊V。 这三个明晃晃的@让热度持续爆炸,“隔壁金戈”这个名字也一跃上了热搜。 何子殊粉丝几乎气到吐血,大粉正疯狂组织语言准备发文章的时候,群里突然被一句“艹艹艹快去看热搜”刷屏。 所有人开启微博一看,手指都有些颤。 她们看到了什么! 五百年不发微博的王野导演替她们家哥哥说话了! 而且是直接转发了“隔壁金戈”那条微博,并配字道:“我负责。” 我负责??? 我负责!!! 刚开始很多人也都在说,王野是碍着白英的面子,才给何子殊排了个角色。 可现在王导直接回呛不说,而且回的是“我负责”。 “我负责”是什么意思。 言下之意就是“我把话放在这里了,如果这人毁了电影,我认栽。” 但这种狂到不行的语气,明显就是“我不怕栽”的意思。 粉丝一口气差点没上来,谁知道还有更刺激的。 因为白英也直接发了条带图微博。 图片上是两个人,一个何子殊,一个梁也。 何子殊盘腿坐在地上,把手上的本子递给梁老。 本子的封面上,还写着《天尽头》三个大字,明显是梁老正在给人讲戏。 白英给这张图配了一句话——老师原话:“我负责。” 这个“老师”指的是谁,所有人心知肚明。 所有人都被梁也这话炸了出来,魂都炸掉了一半。 梁也给何子殊亲自讲戏是个什么概念? 如果电影圈也有论资排辈规矩的话,那流传出来的那份试镜名单上的人,都得喊“何子殊”一声老师。 原以为那试镜阵容已经够牛逼了,谁知道还有更牛逼的。 除了更牛逼的,还有牛逼惨了的。 “隔壁金戈”那条微博已经被轮的关掉了评论。 一个靠着蹭热度、天天和粉丝对喷博热度的人,竟然被嘲的关闭了评论,各家粉丝多多少少都没少被这人讽刺过,这下总算有了个口子,瞬间统一了阵线。 【哈哈哈哈哈哈哈我他妈笑死,还说什么鄙人有幸看过几部,搞得好像别人都不能看似的,根本不敢和王导硬碰硬,所以都在拉踩子殊,还不忘提一句王导有水准,谁知道王导直接呛他哈哈哈哈。】 【这一星期的快乐源泉有了,何子殊,乐青小太子实锤。】 【梁老看在白影后的面子上,带带何子殊可以说得通,但这句“我负责”一出来,是真喜欢吧。】 【这人脉,我瑞思拜。】 与此同时,安静了好几天的“陈述”超话也炸出了花。 陈述女孩今天过节了没V:仰天大笑出门去,“陈述”女孩又过节,这两天被闹得都不敢说话,怕给子殊招黑,今天总算吐了一口恶意,气吐完了,快来吃糖!!! 姐妹们!试镜当天宋天后在啊!!! 宋天后!!!陆大队长!!!唱你妈的歌!唱你妈的歌! 这难道不是已经见家长了吗? 会不会哪天就看到子殊在“唱我妈的歌”了嘿嘿嘿! 因着“唱我妈的歌”这样的虎狼之词,底下评论立刻疯涨。 可让她们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,原本只是开玩笑的一句“唱我妈的歌”,他妈的竟然成真了! 不仅成真了!还是又一个炸弹的那种! 不久后,《天尽头》主题曲领航官宣。 演唱者一栏,赫然写着宋希清、何子殊。 几乎半隐退的宋希清,近年来首度献唱,合作物件是何子殊。 不仅是“唱我妈的歌”,还是“和我妈一起唱歌”。 陈述女孩:我他妈%¥#@&*你们听见了吗!第66章 进组 网上余劲久久不消,在一地沸扬中,事件中心的主角,却安安静静进了组。 没有几多随行人员,没有循讯摸来的娱记,也没有闻风而动的粉丝。 何子殊进组的那天,低调得不像话,穿着一身宽松的羽绒服,站在那窄长的巷口,就好像是外头打边过的人潮里,误入的一员。 王野拍电影是圈里出了名的“非主流”,不像其他导演一样,把演员全部聚起来,在棚子里拍个三四个月,再剪辑、后期、制作。 在他的作品里,他有绝对的“话语权”,即便是制片人这样“拿钱的老大”,也得按照他的规矩办事。 什么时间、选什么人、拍什么戏份,只要艺人行程不冲突,王野就是一口吐沫一个钉的存在。 再加上筹备了足足三年,除了人之外,其余都妥帖,于是在外头还在争“何子殊会不会扛不住压力,编个由头撤一步棋”的时候,《天尽头》悄无声息开了机。 《天尽头》的取景地在古镇林口,半城中村的位置。 小巷里的人家尽数动迁、旧改,早早搁置了下来,王野经过多方协调,在两年前便完成了改造工程。 何子殊到的时候,见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。 重新粉刷过的古灰色墙体,过了几季,又斑秃了墙皮,不规整的一块一块,看着有点野。 那些落漆的凹陷处,风吹又日晒,也不知道沾了什么,泛着并不鲜明的渍黄。 马路牙子的石缝间,青苔肆意长着,泞在发黑的湿漉黏土间,被水一冲,搅着草木灰的气息,从巷头扑到巷尾。 排屋一座接着一座,没有丝毫间隙,在这逼仄的巷间更显得拥挤。 王野听场务说人来了,从巷尾一个拐角走了出来。 头上顶着一顶黑色的军大帽,把耳朵遮的很严实,开口便呵了口白气出来:“白英说你怕冷,这边电力吃不住,没空调,给你准备了几个暖炉,看看还会不会冷。” “提前让人订做了棉花被,刚给你铺上,13斤,镇上一个手艺人新弹的,暖和应该是够暖和了,就是不知道你睡不睡得惯,不合适再换。” 一月的林口风大,天寒,这地方平日又不住人,少了分人气,从骨子里冒出来的冷。 王野怕何子殊冻出毛病来,白英那边又千叮咛万嘱咐,搞得他都紧张起来,一口气批发了十个暖炉,有六个都留在了何子殊房间里。 他不知道何子殊怕冷是怎么怕法,反正他在那屋里,一个小时都待不下去,六个暖炉跟六个太阳似的,他恨不得变成后羿射掉五个。 何子殊还没说话,一旁唯一的随行人员小周觉出了点不对劲。 电力吃不住没空调是怎么回事? 订了小半个月的酒店,还能没有空调? 小周小心翼翼凑到何子殊耳边,问道:“哥,这边酒店没空调的吗?” 小周说这话的时候,巷里卷了阵风起来,冻得他打了个哆嗦,牙齿颤着,一时没把控住音量,被王野听了个正着。 王野从一旁的尼龙袋里掏了两个同款军大帽出来,给何子殊和小周一人分了一个:“酒店有,这里没有,那个房间是给你开的,子殊这几天就住在‘林秋’那个屋子里。” 小周:“啊?” 他还没听过让助理住酒店,让艺人住这些看着就漏风的小屋子的。 这怎么行! 这可是乐青的小太子,乐青的摇钱树,要是把叶子冻掉一片两片,多少人得心疼!ω本ω作ω品ω由ω思ω兔ω在ω线ω阅ω读ω网ω友ω整ω理ω上ω传ω 何子殊却是没有一点诧异的样子,点头,说了句:“好,麻烦导演了。” 小周皱着眉,挣扎了半晌,开口:“还是我睡这里,哥你去睡酒店吧。” 王野失笑,抬手把军大帽盖在小周头上:“不差个开房间的钱,只是工作需要。” 王野收回视线,看着何子殊:“短时间内要熟悉环境,熟悉镜头,熟悉‘林秋’的身份和生活状态,把自己放进去,是最直观有效的方法,可能会有点辛苦,这半个月得熬一下。” 何子殊笑了笑:“白老师之前跟我说过了。” “成,有准备就好。”王野双手环着,往宽大的袖口里一揣:“2号开始拍。” 何子殊算了算时间,今天是1月28,2号……那就是4天后。 王野:“这四天时间给你,你觉得怎么合适,就怎么来。” “不过手机最好先放助理那里,让自己尽快沉淀下来,最多给你4天,要是状态好,可以提前开拍,最后两天再拍和阳阳的对手戏,不多,就两场。” “剧组里的人都提前打过招呼了,不会去打扰你。”王野说着,伸手往后一指:“我就住在那间屋子,有事可以直接找我。” 王野一一说完,领着何子殊进了“林秋”的屋子,也是他接下来半个月的住处。 屋内的摆设和试镜时候没什么特别大的差别,简陋、渍瑟。 看着不大牢靠、被风一吹便嗡嗡闹着动静的老式窗户,熏黑的墙壁,钉在墙上的铁架床。 从里到外透着一个“冷”字。 小周登时就把脸皱成了包子,怕何子殊吃不消,小步上前,把六个烘灯式暖炉“啪嗒”、“啪嗒”,一口气全部开启。 两分钟后,王野摘了帽子。 五分钟后,小周关掉了两个。 十分钟后,三人站在院子里,仰头,乘凉。 何子殊一连在这屋子里住了四天,这四天里,王野从不喊他“子殊”,只喊他“林秋”。 王野知道,现在的何子殊只差那最后一点。 何子殊和“林秋”之间,只差最后一层虚虚浮着的冰沫子。 而他站在导演,也是旁观者的位置上,能做的,就是给一阵风,把这片冰沫子吹走。 最潜移默化的,就是从第一视角把人当成“林秋”,从第一视角转述这巷子里发生的事。 王野执导这么多年,这套技术早就练就的炉火纯青,在何子殊身上也没有栽跟头,这反复的刺激直接立竿见影。 渐渐的,何子殊开始不说话了,睡得时间也越来越晚,王野看着他一点一点进入角色,把随时开机的指令下了出去。 不同于王野,对剧组里其他人和小周来说,何子殊那种状态几乎是一下子噼下来,又疾又厉。 当正式开机的时候,何子殊身上的气息,已经和这空落落的巷子格外相衬。 小周看着何子殊一天比一天更安静,心里头越来越急。 有时候他壮着胆子,不喊“哥”直接开口喊一声“子殊”,那人都会恍惚很久,才轻声应一句。 就好像他本来就应该叫“林秋”而不是“何子殊”似的。 王野说这正常,也难得,等拍完这段戏份,缓缓就好。 小周不懂这“缓缓”就好,是怎样一个“缓法”,也不懂要缓多久。 这一挨,就挨了小半个月。